close
這樣年紀的我們 或更年輕一代
對自己國家的歷史知道多少
這次從德國回來 有了很深的感觸
跟我ㄧ起的德國女生
說著我陌生的柏林與法蘭克福的歷史
每個建築物的歷史與背景 宛如親身經歷
她非常喜歡有歷史的東西
因此喜歡柏林勝過於自己居住的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在二次大戰後幾乎全被被炸光光
現在看到的幾乎都是重建過後的建築
但在柏林 每一個角落 都是歷史
或許是這些存在過的歷史 讓柏林多了一些人味 一些感動
很奇怪的感覺 了解多一點 感動多一點
我不禁問問我自己
當她來台灣時 我能這樣的侃侃而談嗎
學生時代 猛背的歷史課本與地理課本
現存的記憶 悉悉落落
與外國人討論著凡爾賽宮 凱旋門時
腦袋裡竟也只有中文名
出國前就亂的台灣
三個禮拜回來 仍是一團亂
是否大家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的同時
其實只是證明了自己不斷的 不斷的
倒退
我們到底要做世界是平的一份子
還是要做這世界唯一連不上線的一點?
了解多一點 感動多一點
包容就多一點
全站熱搜